语言版本 English

背景:
阅读新闻

美联储狂发国债 外管局长胡晓炼表示继续投资

[日期:2009-03-24] 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  作者: [字体: ]
    中国会继续投资美国国债——这是央行副行长、外管局局长胡晓炼昨日在为伦敦G20峰会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所作出的表态。

  日前,美联储表示将购买美国政府价值3000亿美元的国债。此举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。分析人士认为,美联储此举将引发美元信用危机,有可能造成机构抛售美元的局面,进而导致美元大幅贬值。而这也将给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带来更大的价值缩水风险。

  愿积极购买“IMF债券”

  对此,胡晓炼表示,中国会继续投资美国国债,但同时将高度关注美国国债资产价值的波动。对于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,胡晓炼表示:“对美国国债的投资是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,因此我们对美国国债的安全性、收益性自然很关心。”

  胡晓炼昨日亦对美元地位做出表态。她指出,目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、计价、支付货币,也是各国金融投资的主要货币,中方将注重加强对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监督。

  此外,胡晓炼还表示,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发行债券,我国会积极考虑购买。她表示,IMF发行债券是短期内筹集大量资金的途径,中国积极支持IMF的这一筹资方式。

  美国大举国债的启迪

  对于美联储所动用的刺激经济的极端手法,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(601988)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,从美联储买美国国债的举动可以看到,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还要加强灵活性。

  他指出,在美联储将实际利率逼近零点时,很多分析人士曾指责美联储过分宽松的货币政策,认为如果美国经济未见好转,零利率将使美联储无计可施。“目前我国央行不愿降息的原因之一,便是如果现在就把利率降到很低,未来经济不能如期复苏的话,就没有更好的货币政策了。”郭田勇说,“但事实证明,货币政策的创新总是会有的,这不应该成为迟迟不降息的借口。”

  郭田勇指出,在非常时期,我国的货币政策不应一味遵循“课本教条”。“如果我们一味按照所谓的传统理论作茧自缚,那么别的国家出了怪招、奇招,将使我国陷入被动。”郭田勇说。
收藏 推荐 打印 | 录入:chenlinming | 阅读:
相关新闻      
本文评论   查看全部评论 (0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数
点评:
       
评论声明
  • 尊重网上道德,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
  •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
  •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
  •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
  •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
 更多
专家团队